文章分享~少子化的台灣

2006082910:00

一個人的童年 到哪去學搶玩具?

「給孩子一個伴」是鼓勵多生的新口號。當孩子生得少,小孩得習慣一個人長大、一人份的快樂。
記者陳柏亨/攝影


【本報記者梁玉芳、魏忻忻】
在少子化浪潮之下,「台獨」勢力日漸坐大。「台獨」指的是「台灣獨生子女」。
「請問有沒有獨生女媽媽?我女兒三歲半,但我打算只生一個,又擔心她會孤單,以後她會怪我嗎?大家有何建議?」一位媽媽上網丟出疑慮,許多人回應她,有支持不生、有鼓勵再生的;更實際的是,許多只生一個小孩的媽媽,決定仿國外成立「play group」,讓一群一歲多到四歲的孩子定期網聚,滿地撒歡。
「連搶玩具都是家裡學不到的技能,」職業婦女的「小樹媽」說,小孩跟小孩玩才自然,就算只是偶爾見面的「虛擬手足」,她也覺得心安多啦。原本覺得只生一個,對孩子有些虧欠的,現在發現「獨生子女」不在少數。
「獨生子女愈來愈多了,」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身在第一線的小學教師感受最深。他曾在台北縣三所小學對四十二個班級進行調查,最高比率是全班卅五人中,有十五人是獨生子女。雖然小一新生未來還是有機會擁有弟妹,但是根據人口趨勢,愈來愈多獨生子女已是定局。
國民健康局的生育意願調查也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生兩個孩子最理想,但實際結婚後,卻有五成的人說一個就好,再來受不了,「養不起」是主要考量。
少子化浪潮席捲,獨生子女家庭也全球化了,在許多國家成為主流。除中國大陸是「一胎化」政策外,德國、西班牙等國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義大利學者憂心大家族傳統就要消失;美國、日本為獨生子女出版的書及網站更不在少數。
當愈多父母只生一個時,「一個人長大」的經驗將變得普遍,但獨生子女並不好當,刻板印象是其一。
「為什麼每次(和朋友)吵架,就要說:獨生子女最難搞?」在全台最大的bbS站「批踢踢」上,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板」上相濡以沫,這群「台灣獨生子女聯盟」成員最想甩開的標籤是隨著「獨生」而來的臆測,包括驕縱、依賴、獨享家產等;外人卻看不見他們獨自長大的孤單,和父母緊密的牽絆負擔。
六十七年次的林子珣記得,小學時導師還跟班上同學說,「她是獨生女喔,各位同學要多體諒」,那時她覺得好慚愧,「到底慚愧什麼呀,好像我個性就會有缺陷似的」,讓她到現在耿耿於懷。
聽多了諸如「為什麼你爸媽只生一個?」「好好喔,以後你家財產都是你的」之類的言辭,「台獨」網友忍不住搞笑:當獨生變成主流,「非獨生」才是少數時,學者就會開始研究「非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適應問題」,人家就會問:「為什麼你爸媽要生那麼多小孩?哦,他們一定很不愛你喔!」玩笑背後是長期被「問題化」、「特殊化」的不耐。
獨生女李韋姍由己身經驗出發,完成以獨生子女對自身生命經驗主觀感受及看法為主題的碩士論文。訪談十一位成年獨生子女後,她指出,「孤獨」是獨生子女很小就必學習面對的,因為沒有手足,所以因應人際衝突能力比較弱、更渴望融入團體;父母完全的愛讓他們有自信,但未來也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她說,歷來對獨生子女表現的研究結果十分分歧,原因就在於決定性格的不是獨生、非獨生,而是家長生育獨生子女的原因、看法、教養態度和方式。
愛與責任,是一體的兩面。六十三年次的獨生女「小古」說,父親四十歲才生她,父女感情極好;如今父親七十多歲了,日漸老去,「光看他駝背的背影,我就會掉淚」,她放棄出國留學的計畫,因為「很怕半夜會接到電話,趕不回來」。
老年乏人照顧,也是政府鼓勵人民多生的說詞之一:「給自己的未來一個機會」。以對岸為例,大陸「一胎化」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適婚年齡,獨生子和獨生女結婚被稱為「獨苗合盆」。小時他們是「四二一」世代,四個祖父母加兩個爸媽,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小孩;如今,獨生子女夫妻肩上扛十二個老人,不禁感嘆「小皇帝已成最辛苦的一代」。
前台北縣勞工局長曹愛蘭和台大教授施信民從不給他們卅歲的獨子「養兩老」的壓力,因她深信「老年照護不該家庭個人化,而是社區公共化」,她努力推動照護體系,準備要在老人機構終老;政府要說服人民「手足是父母給的最佳禮物」,還得有更好理由才行。
【2006/08/28 聯合報】 @ http://udn.com

洪門三口組》長再大都沒鑰匙 媽咪等門

【本報記者羅嘉薇】
「可以生一個哥哥給我嗎?」雙清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洪紹凡小時候常這樣問爸媽。六十六年次的她,是台灣金融服務公司董事長洪三雄與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玲玉的獨生女,一家戲稱「洪門三口組」。
洪紹凡說,爸媽本來希望有四個小孩,結果事業太忙,只生了她一個。為了給她找伴,「爸媽會挨家挨戶向鄰居借小朋友來我家玩,如果我不乖,他們就恐嚇說不讓我去上課,因為我特別喜歡上幼稚園,那裡有很多小朋友。」
六歲時,洪紹凡由外婆接手帶,身邊多了表兄弟姊妹,脫離「扮家家酒,一人飾兩角」光景。
「很多人長大後不跟父母出國玩,但對我來說,很習慣,我們三個還擠一個房間。」獨生子女與父母關係通常更緊密,洪紹凡也不例外,她沒有家裡的鑰匙,媽媽會等門,否則睡不安穩,「現在好些,如果我會晚回家,就先跟媽媽拿鑰匙。」
爸媽也身兼她的手足和益友,洪紹凡認為,將來她人生路上碰到任何困難,一定有爸媽可商量。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又要當兒子,又要當女兒;得學著獨力承擔,又被要求結婚後不要住太遠。
但洪紹凡一向樂觀看待:「我享受特別的待遇、特別的愛,也獨占所有資源。」
【2006/08/28 聯合報】 @ http://udn.com
心情故事》當兵才知道 不狼吞虎嚥就挨餓
本報記者魏忻忻

作為一個「資深獨生子」,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常是朋友猶豫「要不要再生一個」時的諮詢對象。藍青一貫態度是大力鼓吹「行有餘力,再生一個」,因為依他成長經驗,「沒有手足,孩子好孤單」。
四十四年次的藍青是獨子,自稱少子化先鋒。他最近投稿本報,用自身經驗鼓勵父母「還是多生一個吧!」他說,少子化討論都針對社會生產力;可是「多數父母才不會去管國家的競爭力」,但如告訴他們,有手足對小孩較好,他們可能會多生一個。
以孩子立場出發,果然打中父母心,好些人對藍青說:「如果早幾年看到你的文章就好了,現在想生第二個,已經太老了。」
藍青說小時候和鄰居小孩玩在一起,不會太無聊,但是在家時還是會寂寞,所以「自己說故事給自己聽」。此外,缺乏手足競爭的操練,當兵時吃了大虧,「當兵之後才知道競爭的重要,不狼吞虎嚥就會挨餓。」
藍青的太太恰是對照組,她是老么,上有七兄姊,加上嫂嫂、姊夫,龐大親屬網絡,不但容易獲得人生經驗,有困難也容易解決。不像他成長過程中,從國小學注音符號,到考大學如何選系,都得自己摸索。藍青婚後,當然生了不只一個。
藍青強調,生兩個對父母也省力,孩子大一點就會一起玩,小的搞鬼,大的會告狀,父母不需要亦步亦趨。
藍青坦白說年輕時只想發展自我,覺得小孩可有可無。但中年以後,才發現小孩帶來的快樂,遠超過名利爭逐。他覺得「還好當初奉太座之命,多生一個,不然現在一定會後悔!」
他認為,孩子對維繫父母感情很重要此外,生兩個不但可傳下較多基因,也比較「保險」。
他以名片「亂世佳人」為例,白瑞德對女兒百般疼愛,後來女兒不幸墜馬死了,白瑞德悲痛欲絕,離郝思嘉而去,他對郝說,如果女兒還在,他也許不會走。藍青說:「你看,如果他們當初生了兩胎,結局就可能不一樣了。」
【2006/08/28 聯合報】 @ http://udn.com
心情故事》爸媽若走了 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本報記者梁玉芳

六十四年次的獨生女「銅豌豆」小時候滿羨慕別人有兄弟姊妹的,她算過如果這些手足稱謂都齊全,那爸媽得生五個小孩,她剛好排中間才行。
年紀漸長,朋友告訴她:「妳知道世界上有比星期一更令人討厭的東西嗎?是妹妹!」或「哥哥其實是最會欺負你的人」,她逐漸接受「爸媽就是我的全部,我也是他們的全部」。
她從小在大人堆裡長大,行為模仿對象是大人而非同儕,「一直到高中以前都很老氣橫秋」。
她愛熱鬧、愛朋友,獨生子女耍孤僻、驕縱等等印象,都不適合她,有人知道她是獨生女,會說:「看不出來耶!」「什麼意思?」銅豌豆說,哼。
對「獨生子女」這個身分,大學畢業那年,她有了深刻的體會,因為疼她的外婆過世了,在家族哀傷中,她看到媽媽和舅舅相互扶持、處理繁雜後事,「如果我的爸媽走了,到時我連商量的人都沒有。」
銅豌豆說,那一刻她非常真實地感受「總有一天,我就是一個人」。
她很難像同學想去哪國,拎了包包就走,「理智上很想,心理上不忍」,「爸媽就只有我」的想法一直拉著她。當年她試著到北京遊學,計畫考當地研究所,媽媽跟著去,在宿舍裡開伙,「宿舍裡外國學生都是她養的,她是人氣王」;第二個月,連爸爸都來了,一家三口居然一起留學!
獨生子女和父母緊密相連,依賴又想脫離的心情,外人難以體會。銅豌豆說,她大學沒參加社團,因為「我有門禁」,九點得回到家,同學聚會,她永遠是掃興說「我要回家了」的那個人。
去年,她決定「衝」了,爭自由。和朋友聚會,媽媽問她幾點回家,她說不知道,後來把手機關了,痛快聊到天亮。回到家,媽媽一夜沒睡,哭說再也不要管她了。銅豌豆很難過,但不後悔。
她跟媽媽保證,她一定會報告跟誰在哪裡,一定安全回家。經過幾個月的拉扯,現在就算她晚回家,「媽媽都可以自己睡得很好」。
銅豌豆決心赴美念書,就算擔心兩老,「總不能一輩子一起綁在這裡吧。」
爸媽答應她,會勤運動、吃得好,讓自己很健康,「多給我一點自由時間」,等他們真的老得動不了,爸媽說要去住老人公寓。
「他們想怎樣都好,只要他們快樂。」爸媽對她的愛有多深,她的責任就有多重,「這就是我的命運吧」。
【2006/08/28 聯合報】 @ http://udn.com
醫師怎麼說?》姊們手捧的么弟 最驕
本報記者魏忻忻

多年來,社會對獨生子女總存有疑慮,以為會養出一些驕縱怪物。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指出,這由父母態度決定,「過度保護」是最常見的狀況,緊迫盯人,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比如,孩子要和同學出去,爸媽就是不准,除非「爸媽跟你一起去」;去遊樂園,孩子說要玩這個遊戲,爸媽認為飛太高,不行;那玩另一個,轉太快了,「你頭會暈」,也不行。
臧汝芬說,成長許多事情必須自己探索,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失去自我磨練的機會。
太寶貝孩子,父母變得神經質。孩子跌倒了,媽媽到學校請老師注意,還要對其他同學耳提面命,「你們不能再讓某某人跌倒!」讓孩子變成瓷娃娃,沒人敢接近。
臧汝芬說,父母的表現反映了他們的焦慮,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深怕有個閃失。
有人批評獨生子女比較自我,臧汝芬認為,獨生女子獨享家中資源,分享是必須學習的,但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臨床上常見有適應因難的孩子,並不是獨生女子,而是父母生了幾個女兒之後,好不容易盼來的獨子,這種有很多姊姊的么弟,比獨生子女更容易受到溺愛,出現適應困難的比率也更高。
臧汝芬認為,重點不是獨生子女,而是父母的態度。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父母也體認到,要讓自己的獨生子女有更多機會和同齡孩子互動,所以會讓孩子上遊戲班、定期聚會等;多和表兄妹、堂兄妹相處,也是好方法,爸媽應恩威並施,教導分享、尊重與獨立。
【2006/08/28 聯合報】 @ http://udn.com